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湖南机电职院陈娟:做学生和老师的“引路人”

来源:机电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为学生打造有趣有效的课堂和“被尊重”的环境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为学生打造有趣有效的课堂和“被尊重”的环境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评选和表彰“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娟入选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她认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双师型”的高水平教师,自己钻研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也不忘扶持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是“传帮带”的践行者。

无论在学生还是老师的眼中,她都是一名很好的“引路人”。

课堂上,她重构“知识有用、技能有方、素质有为”课程体系,实施“传统课堂-微课堂-空间课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打造有趣、有道、有效的活力课堂。陈娟参加省部级教学比赛获一等奖5项,获全国网络学习空间比赛二等奖,主持湖南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获评优秀。

倾囊相助,“传帮带”青年教师

学生中不乏有后进、问题生、家庭困难者,陈娟都会予以关爱、引导、陪伴甚至是资助。在她的耐心引导下,有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励志奖学金,所带班级没有因家庭经济困难流失一名学生。

老师们说,陈娟总是认真修改每一份材料、画每一个框架图、守着拍摄每一段视频,经常凌晨3点才回家……对于教师,她会无私帮助、倾囊相授。

陈娟在职业教育一线已经有28年,最忙的时候一周要上32节课。她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个课堂,并且给所有学生营造一个“被尊重”的环境。

她2021年获评首批湖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8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2020年、2021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评委,2018年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2021年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

陈娟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成果4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1部、规划教材6部。其中,2018年主持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2020年获省职业教育优秀教材奖。

信息技术创新教研室主任陈曦回忆,2021年5月,陈娟不慎尾椎骨骨折,医生叮嘱要卧床休养,但因微党课展播和指导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她带伤坚守岗位指导教师团队,没有请过一天假。长期熬夜加班让她的伤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信息工程学院的年轻教师陈祺琳和卢维佳曾就职于某企业,来到学校后需要完成从企业员工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陈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课堂上更需要注意学生的状态和需求。”

2020年,陈娟带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申报湖南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抽查题库评估获“双优秀”。通过讲座、讲课、一对一“打磨”等方式,2020年指导学校教学团队参加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获8个一等奖,指导李勤、肖利平老师团队参加全国教学能力比赛获2个国赛一等奖,带动了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潇湘晨报记者骆一歌

2020年,陈娟第一次见数字媒体专业的大一新生小阳(化名),发现她连电脑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而且性格很内向,不怎么跟人交流,没办法融入集体学习。”陈娟介绍,根据了解,小阳来自偏远地区,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于是她不动声色地将小阳的座位调到了离讲台最近的地方,并在她左右安排了成绩优秀的学生手把手带她。在教学过程中,陈娟对小阳说得最多的话是:“没关系,慢慢来。”鼓励她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课后主动给予指导,支持她课余时间用机房的电脑练习操作,并且会在课堂提问时优先解答她……就这样,小阳变得愿意主动交流和学习,作业也越做越好。“她快毕业了,现在很大胆,最近还找到了暑假工。”谈及小阳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离自己生活很远的专业,陈娟说,自己曾和小阳浅聊过,除了本身感兴趣外,陈娟解读为:“她应该是想‘看看这个世界'。”


文章来源:《机电工程》 网址: http://www.jdgczz.cn/zonghexinwen/2022/0909/716.html



上一篇:机电集团所属企业抢抓市场订单见实效
下一篇:淄博机电工程学校警校共筑防护网

机电工程投稿 | 机电工程编辑部| 机电工程版面费 | 机电工程论文发表 | 机电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机电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